总线技术 链接到标题
概述 链接到标题
- 总线上的设备可以分为主设备和从设备。在任一时刻,只有一
- 各个部件分时复用,公用性 个主设备可以主动发送信号,其它设备只能被动接收
优点 链接到标题
- 扩展性好,便于构建系统
- 便于产品更新换代(与上面的一样)
- 减少部件间连线的数量,可靠性大大提高(即相当于一个中心化的器件)
分类 链接到标题
所在位置 链接到标题
- 片内总线
- 系统内总线(插板内)
- 系统外总线(包括U盘等外接设备)
总线功能 链接到标题
- 地址总线
- 数据总线
- 控制总线
数据结构 链接到标题
- 并行总线(然后又可以根据时序进行分类)
- 同步
- 半同步
- 异步
- 串行总线(同理时序分类)
- 同步
- 异步
性能指标 链接到标题
- 时钟频率
- 总线宽度:一般数据线的条数
- 总线速率:每秒能传输数据的最大次数
- 总线同步方式:同步or异步
- 总线驱动(负载)能力
- 总线带宽:每秒传输的字节数
总线带宽 链接到标题
$$ 总线带宽=\frac{总线速率\times 总线宽度}{8}=\frac{f_{\text{时钟}}\times\text{总线宽度}}{8\times\text{总线周期数}} $$
总线仲裁 链接到标题
- 合理地控制盒管理系统中多个主模块的总线请求,以避免总线冲突。
- 当多个主模块同时提出总线请求时,仲裁机构按一定的优先算法来确定谁获得对总线的使用权。
集中式 链接到标题
- 采用专门的控制器或仲裁器
- 总线控制器或仲裁器可以是独立的模块或集成在CPU中
- 协议简单而有效,但总体系统性能较低
串行仲裁 链接到标题
各主控模块共用请求信号线BR,其优先级别由其在链式允许信号线上的位置决定.因此可扩充性强
并行仲裁 链接到标题
- 各主控器有独立的总线请求BR、总线允许BG,互不影响
- 其优先级别由总线仲裁器内部模块判定
混合仲裁 链接到标题
部分模块与总线构成串行仲裁,另外的构成并行仲裁
操作和时序 链接到标题
操作 链接到标题
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
总线周期 链接到标题
总线设备完成一次完整信息交换的时间
多主模块周期 链接到标题
- 总线请求及仲裁阶段
- 寻址阶段
- 传输阶段
- 结束阶段
单个主模块系统 链接到标题
只需要寻址和传数两个阶段
时序 链接到标题
同步时序 链接到标题
- 系统使用同一时钟信号控制各模块完成数据传输
- 一般一次读写操作可在一个或多个时钟周期内完成,时钟前、后沿分别指明总线操作周期的开始和结束
- 地址、数据及读/写等控制信号可在时钟沿处改变
优点 链接到标题
- 电路设计简单,
- 总线带宽大,
- 数据传输速率快
缺点 链接到标题
- 时钟以最慢速设备为准,高速设备性能将受到影响;
- 总线信号可能存在偏斜(也就是延迟)
半同步时序 链接到标题
- 特点 同时使用主模块的时钟信号和从模块的联络信号
- 优点 兼有同步总线的速度和异步总线的可靠性与适应性
异步时序 链接到标题
系统中可以没有统一的时钟源,模块之间依靠各种联络(握手)信号进行通信,以确定下一步的动作
优点 链接到标题
全互锁方式可靠性高,适应性强
缺点 链接到标题
控制复杂,交互的联络过程会影响系统工作速度
串行总线 链接到标题
…… (验证码)
总线标准 链接到标题
- 物理特性
- 功能特性
- 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